首页 抖音玩自媒体文章正文

老谭电商(老谭新电商)

抖音玩自媒体 2022年06月09日 12:44 29 抖音玩自媒体

目前应该是有很多小伙伴对于老谭电商方面的信息比较感兴趣,现在小编就收集了一些与老谭新电商相关的信息来分享给大家,感兴趣的小伙伴可以接着往下看,希望会帮助到你哦。

2003年非典疫情催生的电商平台,正在如今这场疫情中担当绝对主力的角色。

上周五,京东率先发布了2020年第一季度财报,这份疫情中的成绩单显示,京东一季度净收入为1462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20.7%。归属京东普通股股东的净利润为11亿元,扣非净利润为12.056亿元,同比增长178.42%。财报发布后,京东股价连续两个交易日上涨13%,报收55.53美元,市值站上800亿美元,创下上市以来的历史新高。

疫情之下,京东这份财报体现了怎样的发展状态?创造历史新高背后,是疫情的利好,还是另有其他原因?未来的京东会呈现怎样的发展状态?

高速增长背后的“变”与“不变”

从整体业绩来看,京东取得了非常亮眼的增长数据。

在业绩已经超过千亿的情况下,一季度依然保持了20.7%的增长,这是非常难能可贵的成绩。具体看京东的营收构成,京东的日用百货销售收入524.6亿元,同比大幅增长38.2% ,占营收的整体比例从同期的34.9%提升到了40.3%。但需要看到的是,京东的3C及家电业务实现了9.8%的增长,受到的冲击有限。京东的增长中,日用百货的比重在不断增加,这是“变”;3C的优势继续巩固、稳步增长,这是“不变”。而这共同促成了京东业绩的持续增长。电商专家李成东认为,京东在数码家电市场行情不景气的当下,日百快销品销量挑起大梁,徐雷接手京东零售一年多,带领京东的核心业务走出了低谷,这是非常值得敬佩的。

有观点会想当然地认为,疫情刺激电商的发展。但当前的形势已经与17年前发生了很大的不同。如今的电商平台,外部竞争激烈,内部经营几乎涵盖每一个细分品类,几个品类需求的增加并不足以覆盖整体消费的萎缩,实现增长需要整体消费的提振,显然,这方面京东出色地完成了任务。

日用百货业务的提升带来了整体利润的提升。高毛利率的日用百货类商品推动京东毛利率同比提升0.39个百分点。2020Q1,京东Non-GAAP下实现归母净利润30亿元,这已经是京东连续17个季度实现盈利。扣非后净利润为12.056亿元,同比增长178.42%。

当然,在营收利润亮眼表现之外,京东日用百货比重的持续提升的秘密更值得深究。市场机遇的机会是公平的,为何京东能够实现如此快速的增长?在疫情这样的一个特殊的背景下,很大程度上得益于京东不间断运营的物流优势。截至2020年3月31日,京东物流共运营730多个仓库,包含京东物流管理的云仓面积在内,仓储总面积约为1700万平方米。

京东通过自建物流体系,通过自有物流团队管理并配送,最大限度地保障了商品配送服务。在日常网购中,这种自建物流的优势也许不被明显感知,但疫情期间,京东的物流体系能够最大限度地避免供应链和物流问题出现业务停摆。从1月21日至3月31日,京东物流累计承运医疗应急物资超过7000万件,总重量超3万吨,将来自世界各地的1万多吨医疗应急物资和生活物资运送至湖北。也正是凭借强大的物流体系,京东成为疫情期间用户网购的首要选择。对此,老谭电商表示,在今年最困难的日子里,只有京东、顺丰保持着正常运营,至此所有人都明白了,刘强东为什么不顾一切保卫京东物流。因为,这就是京东的根基!

京东业绩增长的背后,日用百货的大幅增长为京东带来新的变化,而支撑这个变化的是京东强大的物流体系,是长期在客户体验上积淀的牢固基础。在这个基础上,最终实现了京东整体业绩的向好。

值得注意的是,距离618这一电商行业年中大促只剩一个月左右的时间,而日百民生品类的大幅增长则为今年的618打下了良好的开端。京东零售集团CEO徐雷在一季度财报发布后的电话会议中表示:今年的618应该是17年以来,行业和上下游企业参与度最高的一次,是促进品牌和商家恢复增长,抵消一季度疫情影响的很好的一个机会。可以预期,在3C家电业务与日百快销品类齐头并进的态势下,京东2020年“618”将有更突出的表现。

现金流与用户背后的“玫瑰”和“余香”

在业绩数字之外,有两个关键的信息值得关注,分别是现金流的变化和用户的变化,在某种程度上,这代表了京东的核心价值。

营收增长、用户量大幅增长、连续17个季度实现盈利,京东的现金流却出现了收缩。截至2020年3月31日,京东截至到一季度末的自由现金流为负29亿元人民币。在疫情下,“囤粮过冬”理论上是最明智的选择,京东此前一直保持现金流为正,但却在此时突然出现现金流为负的情形。

当然,京东并不惧怕现金流出,截至 2020 年 3 月 31 日,京东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受限资金及短期投资共计 751 亿元人民币 (约 106 亿美元),远高于 2019年底的 645 亿元人民币。手中的钱完全可以覆盖现金流出。此时现金流为负,很大程度上有“主动选择”的意味。

财报显示,京东第一季度的应付账款周转天数缩短至51.7天,较去年同期的57.4天缩短了5.7天。最近四个季度,京东的应付账款周转天数一路从59.4天缩短到51.7天。京东把留在自己账上的资金加快支付给供应商,对于供应商、中小商家而言,账期大幅缩短,对于现金流将是极大的补充。不仅如此,为帮助品牌商、中小商家渡过难关,京东推出了强有力的补贴措施,包括费用减免、金融和物流支持,甚至还提前预付了大量的预付货款。在疫情的当下,每一笔流动的现金对于业务的开展都像是救命的水源,帮助企业渡过危机。也正是因为对于广大品牌商和中小商家的支持,京东才出现现金净流出。

这个背后体现的是京东的价值观,京东的实际意图是优化平台的生态体系。平台不是商家利益的攫取着,双方应当是共赢关系。当下,电商平台越来越大,但大量中小企业的生存环境却愈发困难,特别在疫情期间,大量线下门店迫切需要转型线上,但却又缺少足够的资金。京东此时用自己的力量赋能商家,帮助商家完成转型并度过难关,让商家看到了平台独特的价值。

商家生态体系的优化,也在悄悄吸引更多用户。从2019年开始,京东就步入了用户高速增长的通道。截至2020年3月31日,京东过去12个月的活跃购买用户数为3.874亿,较去年同期增长24.8%,环比更是大幅增加了2500万活跃购买用户。值得注意的是,这已经是京东连续第6个季度实现活跃用户环比增长。在最近两个季度,京东的活跃用户增速更加明显,分别增加了2760万人和2500万人,对于一家经历过瓶颈期的企业来说,这算的上市“二次起飞”。

用户快速增长背后,当然离不开京东的物流根基,物流所带来的可靠性和极致便利,让用户看到了京东不可取代的价值。凭借着良好的服务质量和口碑,用户得到快速增长。但更重要的是服务水平的提升。电商平台,服务决定一切,而物流只是其中一环。渠道、产品、售后都是绕不开的话题,而商家在服务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生态体系的优化,让商家更加更有动力提供更低的价格,更好的产品,更有品质的服务,客观上强化了京东品质服务的品牌形象,助推用户增长。

营收预增背后的“下沉”与“第四极”

第一季度,京东营收增速超过此前10%的预期,面向第二季度,京东预计营收将再度同比增长20%-30%。显然,能够对外来保持积极,很大程度上源自于用户增长,商家生态的优化,这让京东收获了更大的底气。然而,京东的信心也绝不仅限于此。

首先,京东在下沉市场的探索正在获得更大的收获。目前,针对下沉市场,京东已经建立了双轮驱动的模式,京喜作为服务下沉市场的独立平台,成为承载下沉市场的重要抓手。与此同时,京东主站通过大数据分析,实现下沉用户转化,依托布在全国各地的京东电器超级体验店、京东家电专卖店、京东电脑数码专卖店、京东专卖店等等,下沉市场取得了巨大的突破。

在财报沟通会上,京东透露,如果按照用户的收货地址来看,三到六线用户占比已经超过六成,GMV占比已经超过一半。目前,针对下沉市场的京喜已经恢复到了春节前正常的水平。当前,下沉市场正在经历一个从功能型消费到品质消费的升级过程,随着消费市场的进一步释放,以品质和服务著称的京东,未来还将极大受益。

其次,除了用户层面的增长,在业务板块上,京东瞄向了另一个万亿市场。一季报显示京东宣布旗下子公司京东工业品签署2.3亿美元A轮融资协议。本轮融资由GGV纪源资本领投,红杉资本中国基金、CPE等多家投资机构跟投。目前来看,京东工业品,即将成为继物流、数科、健康之后,京东孵化的第四只独角兽。

工业品市场也许并不为大众所熟知,但实际上这是个万亿级别的市场。数据显示,2019年,我国MRO工业品年采购金额已达到2.11万亿元人民币。从长远来看,中国制造业当下正处于转型升级的调整期,随着中国新基建、5G等政策逐渐落地,中国工业品市场发展还将迎来更大的历史性机遇。在此时,京东工业品迅速行动,取得先发优势,随着后续的市场的继续深耕,京东在第四只独角兽上也同样将释放巨大的活力。

总结来看,京东的物流优势、品质服务优势,在疫情期间进一步彰显出来,这是京东的特色,也将成为京东继续稳步推进的重要支撑。面向未来,下沉市场与工业品市场蕴藏着巨大的机会,随着京东的进一步深耕,这两片市场将为京东带来更大的机会。

本文源自蓝鲸财经

本文结束,以上,就是老谭电商,老谭新电商的全部内容了,如果大家还想了解更多,可以关注我们哦。

发表评论

备案号: 冀ICP备2022012033号-1 网站地图强力驱动 抖音玩自媒体